“每周五下午,咱们社区微信群里都能看到《崂检说法》的身影,从没觉得法律离我们这么近。”3月21日,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居民张先生向记者说道。
《崂检说法》普法栏目自推出以来,已连续发布134期,成为崂山区检察院和群众每周五的“法治约定”。
“我们按照‘直白+专业’的标准,采用‘故事+法条+顺口溜’三段式模式,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‘大白话’。”崂山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负责人介绍道。例如,通过民间借贷纠纷案例,用“书写借条要注意,借与借到大差异”的顺口溜,配合民法典条款解析,让群众既明白法律风险又掌握应对方法。
在崂山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,《崂检说法》纳入综治网格的固定转载模块,实现全域精准推送。群众的法律疑问,网格员们会收集起来,通过栏目二次创作答疑解惑,形成“提问——反馈——普法”模式。
“此外,我们还创新了‘定点+专题’的普法模式,依据婚姻、继承等不同专题,在多个社区、汽车站、大剧院、超市等地设置了易拉宝形式的‘崂检说法’展板,定点普及民法典各专题法律知识。”该院办案检察官介绍,针对生态保护案件,制作了14块“捡拾海鸥蛋767个,判刑1年,罚款6万元,赔偿10.2万元”警示牌,分别设置在沿海12个码头和案涉海岛,以案说法,生态保护效果明显。